纯绿色分享,不过分研究,请放心食用。
“我没学过做饭,纯粹是爱吃、吃得多!”
说实话,如今能在武汉找到一家炭火烧烤,不是件容易事。
在民生社区旁边烤了27年的玉峰炭烤虾球,却依然保留“炭烤”的特色,这台7年前从北京引进回来的炭烤净化车功不可没。
而它的前身,是一辆开在小区巷子里的小推车,这样的小推车在武汉还有很多。
炭烤虾球是玉峰烧烤的“门面担当”,也是每桌必点的招牌烤物。
和其他家的虾球相比,玉峰家的虾球个头更大也更均匀,而且壳儿薄,虾肉的味道也很浓郁。
经由炭火烤过之后,虾肉被催发出诱人的香气,吃起来肉汁充沛,咸鲜交织,独家配方的调料味道在它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肉筋子和鸡爪这类荤菜自然不用多说,每桌都是堆成山一样的存在,甚至没到营业时间就有客人过来点了几十串。
但最让我惊艳的,居然是这份炭烤娃娃菜!好吃到我们专程停下筷子,拿起摄影机拍了个特写。
☝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拍
玉峰烧烤的孙老板,今年55岁。
9年前因为中风,就把店交给了儿子打理,不过他也没闲着,没事儿就和店里的熟客侃侃天,不忙的时候也要烤上几串显显身手。
27年前下岗之后,孙老板便在小区里做起了小推车生意,“好多吃我们家烧烤的,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,有的出去外地了,出差回来还要过来吃!”
“我最自豪的是我们家的烧烤料,都是我自己独创的!”
谈起自家烧烤,孙老板笑眯了眼,“都是独家秘制,别家吃不到的味道咧!”
诸如烤花菜、烤四季豆这一类的素菜,也在烧烤料的加持下,增添了几重香、辣、甜、鲜的口感,原来这就是所谓“注入灵魂”。
令我惊讶的是,不管是独门烧烤料还是早年间卖过的盒饭,孙老板的手艺都不是师傅教的,完全是无师自通,用现在的话来说,这可是非科班出身的天赋型选手啊!
同样用一辆小推车在小区里叱咤风云二十几年的,还有湖边坊社区的大熊烧烤。
我们在小区里弯弯绕绕走了很久,终于在将要放弃的时候,发现了那辆夜色中的烧烤车。
大熊烧烤的招牌是烤鱼尾,在烧烤摊里还是很少见的,小小的一条,烤的焦香酥脆,里边儿的鱼肉却又鲜嫩有加。
烤鱿鱼则称得上是飘香十里,酱汁和鱿鱼融为一体,油亮的色泽在夜色里显得无比诱人,每一口都是舌尖上的享受。
再看菜单,这还只是冰山一角,多的是新奇的菜品咧!
对于这些烧烤老店来说,小推车是打下这片江山的“开国功臣”,也是和老店一起慢慢变老的“家人”。
武汉的巷子里,还有很多从外地来到武汉扎根的异乡客。
他们的烧烤摊前,或许还揉着一丝乡愁的味道。
小时候提到烧烤,第一反应是路边卖烤羊肉串的新疆人,一口浓郁的异域口音,还有他们乌溜溜的黑眼珠,比夜色还要明亮。
这几年在路边,很少再能看到这样有着浓烈羊肉串儿味道的烧烤摊,不过,也许他们只是藏在了更深的巷子里。
本次的社区烧烤之旅,可以说这家的位置最为刁钻。
要不是之前来过,我一定会错过这条被停在巷口的车挡得严严实实的新疆烧烤。
在努尔买买烧烤的门前,食客们正在酣畅淋漓地大快朵颐,桌上的菜品都是纯正的新疆特色,连穿羊肉的签子都是粗犷的红柳枝,带着一股原始的美感。
大块儿的羊排、羊蹄,在锅里咕嘟沸腾着的羊肉汤,还有重口味的羊腰子......新疆烧烤,果然是羊肉爱好者的福音。
大颗的孜然粒,浓烈的烤肉香......新疆烤肉的魅力正在夜色中不断发酵。
而在花桥惠济一路的“小夫妻烧烤”,老板则是一对来自孝感的夫妇,俩人都不是健谈的类型,但和同样在周边做生意的武汉土著们相处的却很和谐。
这条路上有很多美食——老爹爹汤包、正点麻辣烫、小雷炒花饭、烧烤100样......,但不管是哪家店,他们门口的桌子上总是会汇聚多方美食。
吃汤包的桌上会出现烤鸡爪,麻辣烫的桌子上有肉筋子,炒花饭家门口的队伍,还有人在撸串。
“像汤包家是小推车,没有桌子,我们就把桌子给他们用一用,在他们那儿吃汤包的人有时候就会也点点我们家的烧烤!”
“在我们家吃烧烤的想吃卤味了,也会去对面买了拿过来吃。”
好家伙,这是什么梦幻联动?
他们家的鸡爪卖的最好,都是每天在花桥市场新鲜采购的,鸡爪子的个头很大,烤到骨肉可以轻易分离的状态,闻着香,吃着软软糯糯,胶质满满。
素菜里面,烤嫩豆腐也是店里的“名菜之一”,嫩而不散,豆腐里边也入味十足,常常会有很多人慕名前来。
“老板,烤20串脆骨,再烤份韭菜送到隔壁麻辣烫来啊!”说话间,又有新的“合作”了。
是谁来自五湖四海,却囿于美食与爱。
对于生活在武汉的异乡人来说,烧烤不仅仅只是谋生的手段,更是他们对待这座城市的深情。
而每一个在摊前驻足的武汉人,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回应这一份深情。
///
等待烧烤的间隙,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。
“你们是来拍他们屋里烧烤滴?他们屋可以,生意蛮好,开了几十年了!”——在社区门口防疫的工作人员,笑着让我们也拍拍老巷子。
“姐姐你有时间也去吃吃我们家馄饨吧!实在不能周末来,我就逃课来见你!”——不远处馄饨店老板13岁的小孙女。
“我们有时候会来店里倒杯水喝,他们开水瓶特意在门口放着的!”——玉峰烧烤店门口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。
“莫客气,拿着拿着喝瓶饮料!”——民生路上开副食店的嬢嬢,最后热情地往我们包里塞了4瓶水。
这些可爱的人和温柔的秋风一起,构成了和烧烤有关的每一个瞬间,美好而珍贵。
为数不多的秋夜里,就该吃烧烤啊。
小彩蛋
👇
这是一家WHat君超心水的社区烧烤,由于老板确实不想过多曝光,所以和老板约定,绝不多夸,也不放地址,只简单放图,期待一个眼尖的有缘人发现!
习惯一件事
需要21天
爱上一家烧烤
只需要一瞬间
编辑 / 金柯小辣椒
摄影 / 丢丢
设计 / 青山秀智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